2025年3月3日,是第24個全國愛耳日,南京特師菠菜担保论坛大全音樂治療專業師生和南京腦科醫院眩暈專科、耳聾耳鳴腦鳴專科聯合,共同舉辦“守護耳腦健康,暢想無‘鳴’生活”主題義診活動。本次義診在南京腦科醫院門診一樓大廳,現場設置老齡人群聽力篩查、耳鳴腦鳴診療、眩暈頭暈診療、音樂治療咨詢等七大服務闆塊,并同步開展耳腦健康科普宣傳。
在音樂治療咨詢區,南京特師音樂治療專業師生團隊成為義診現場的"生力軍"。他們為市民們提供專業咨詢服務,介紹音樂治療在醫院康複科、精神科等科室的應用。音樂治療咨詢别具一格,吸引了衆多市民駐足。
活動現場,一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分享了她的治療曆程,音樂一直是她嘗試自愈、走出情緒困境的良藥,在經曆低落情緒時,她會聆聽她所喜好的符合當時心境的音樂,以此尋求心靈的慰藉,找到重振旗鼓的力量。患者還表示,求治多年來,她目睹了精神科就診量日漸增長,也目睹了醫療條件的巨大提升,但傳統的電休克療法對記憶力方面可能會遺留一些副作用,需要時間來恢複,她非常期待音樂治療進入醫療體系。其他患耳腦疾病的患者也有同樣的困擾,藥物治療具有一定的依賴性,期望能夠減少用藥量。由此可見,音樂治療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無副作用的循證醫學幹預方式,在适應患者需求、提供個性化治療方面存在極大的潛力。
在活動過程中,師生們發現有很多人對音樂治療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唱歌表演等音樂活動就是音樂治療。在師生們的知識普及中,大家明白了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幹預過程,包括評估、制定方案、實施幹預、效果評價等環節。隻有在音樂治療師的引導下,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改善患者在社交、情感、認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才具有治療意義。
音樂治療專業的學生們表示,他們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咨詢者解釋音樂治療的含義,這次義診不僅是在校所學知識的檢驗,也化解了大衆的誤解,同時也讓讓學生們更加堅定了“用音樂傳遞溫暖”的職業信念。
此次跨學科聯合義診意義非凡,為精神心理疾病、神經性耳鳴等疑難病症提供了非藥物幹預的新思路。音樂治療這一新興治療手段,在緩解患者病痛的同時,更傳遞出人文關懷的溫暖。這種醫教協同、身心共治的探索,無疑是現代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患者的健康帶來了新的希望。(文/段冀州 圖/張潔潔 編輯/鄧露 審核/蔣科星 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