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16日由中國傳統音樂學會主辦、贛南師範大學承辦的第23屆學術年會在贛州隆重舉行召開。音舞學院音樂治療系副教授宋博媛博士赴贛南師範大學參會,主持研讨了“傳統音樂與音樂治療”的小組議題,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讨了傳統音樂與音樂治療領域的新興問題。
宋博媛老師在《中國音樂治療師在臨床中運用傳統音樂的探索與意義》參會文章中,将中國音樂治療實踐應用傳統音樂的方式分為四個類型,并分析了中國音樂治療在探索發展中應用傳統音樂的三個特點。論文指出,受過系統訓練的中國音樂治療師在為國人進行音樂治療時使用中國傳統音樂,能使醫患雙方建立更強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提高治療的接受度,又能更好地匹配和調節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态,提高治療效果,同時也有助于傳統音樂資源的挖掘與傳承,豐富音樂治療的資源,還能促進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和傳播。同時重新審視了本土音樂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有助于音樂治療領域避免文化殖民問題。
參與宋博媛老師發起的小組議題研讨的還有北京教育學院體育與藝術教育學院傅聰的《音樂心理劇的古老元素探究——以蒙古族傳統音樂療愈儀式為例》與長治醫學院音樂治療教研室張安爽博士的《具有文化适應及學業壓力的中國留學生即興演奏經驗的現象學研究》。小組議題從理論、實踐和案例三個方面展開讨論傳統音樂在音樂治療中的應用,目的是讓更多人認識到傳統音樂的魅力和實用價值,推動傳統音樂與現代心理康複的有機結合,讓傳統音樂為更多人帶來身心健康上的益處。
此次在第23屆學術年會上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我院音樂治療專業的發展實力和良好形象。
(文/宋博媛 圖/贛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編輯/胡祖倩 審核/張強 蔣科星)